国外“校本”的发展和特
“校本”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英等国首先发起的,并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开展的“校本在职教育计划”。20世纪80年代以斯皮克为代表人物的“教师素质优化发展理论”即“校本教师发展理论”,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为当时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着校本培训的发展。
英国是较早尝试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进修培训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教育改革中,英国各地中小学普遍采取以在岗培训取代教育学理论培训,实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养,并在80年代中后期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其特点是:培训机构送教上门,把培训随时渗透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突出了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易于激发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培训计划由于来自中小学,使培训更贴近学校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
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师资培训模式开展研究和实践。起初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发现,培训出的教师缺乏教学实践能力,于是转向学校自主组织领导,依靠校内优秀骨干教师来培养其他教师的“校内培训”,但随后发现由于受学校条件局限、且不太考虑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难以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1986年霍姆斯小组发表的题为《明日的教师》的报告首次提出“专业发展学校”(PDS),它是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融教师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学校本位培训模式”,它的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中心,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需要;二是以大学和教育学院为主要基地。这种模式在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中注意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内资源,发挥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德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发展起来的。自1970年6月德国联邦政府教育政府报告《1970年教育报告》公布后,德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迅速发展,在其后数十年中,逐渐形成中央级、地区性、大学中、函授法和本校内五种形式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德国的校内在职教育,是以中小学校为中心,以学校工作需要为基础而开展的,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间合作开展,由教师在职教育和教学研究所向学校派遣指导老师,提供建议和指导,并予以评价。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面向21世纪,培养个性丰富又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80年代后期的中小学教师研修制度就是改革的一项成果。这种教师研修更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日本的这种教师研修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研修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工作进行的,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校外研修是指参与各级教育部门、教育机构举办的研修。
综观世界各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在职培训或在职进修或在职研修,其最终都归结到一点“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教育模式。同时这种模式又不是独立的、孤立的,得到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指导,不同的只是在“高校本位”和“学校本位”的重心不同,但都充分注重两者的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