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文章 → 优秀论文论坛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教育部关于公布世界职业院校技...
· 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
· 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 习近平抵达澳门
· 北京科技大学突出“四个坚持”...
· 上海财经大学实施“五大工程”...
· 教育部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
· 思想引领 铸魂育人——高校党...
· 中国传媒大学以“四个聚焦”培...
· 怀进鹏为高校师生党员基本培训...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月光启蒙》教案
素质教育的特点
什么是素质教育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危害及养成教育的途径

 [ 2012-10-8 浏览:5752 来源:国家素质教育网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危害及养成教育的途径

作者:康生梅

 

内容摘要: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作为人民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用良好行为习惯即养成教育。本文从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性和养成教育的途径两个方面来阐述,以引起大家对养成教育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养成教育  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   习惯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一、  不良行为的危害。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l15;犯罪率为l10;爱干家务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为个人出现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根源。

1、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划为两类:一类是不良行为;一类是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严重不良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等行为;(六)多次偷窃;(七)多次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养成教育有效实施途径

1、             教师的潜移默化"演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教师的言行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一代人。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希望学生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拥有尽可能多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勤劳节俭、宽容大度、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整洁、讲秩序、助人为乐等等,这些好的品德会让学生最终走向成功,并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令人尊敬的人。就教师个体而言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听听学生的话吧:每次见到老师整理乱了的讲台,就意识到整理自己的房间。”“我经常见老师道别时,互说再见!就想到自己也该讲礼貌。”“老师,您知道你说的那句做事先做人,让我们一直记忆犹新。等等。

2、             榜样教育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周恩来的教养使他具备才智、尊严、风雅、仁慈、决心和毅力等品德。在周恩来身上,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道德人格的巨大力量,增强树立培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坚定信心。多渠道让学生读一些伟人的事迹来感受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以及对社会发挥的重大作用。

1、              老师、家长、学生三主来有针对性行的制定各自的行为规范并严格实施。

每一个学生都想改变自己的不良行灾习惯,但培养习惯是一个慢长的坚难的过程。“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所以改变自己不良行为习惯必须有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制定,并监督实施直到学生的这种行习惯成为一种个人本能的行为选择。老师和家长加强交流随时关注学生行为养成过程的动态,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的评价,并给鼓励其坚持下来。

3、学生个人进行反复行为养成练习

任何事情要发生本质的变化光靠监督是不行的,关键进行为人本人要下决心,并用行支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在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中努力去践行,反复加强练习,并体验行为养成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来加强自己改变的决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而外因只是一个导火索。

4、消除学生对教师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要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是真心善意的,教师应当怀着深厚的爱心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同时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善意。 教师可明确地告诉学生一旦从头做起,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从而激励犯错误学生的上进心。   

 5、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

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不但缺乏自尊心,而且也缺乏集体荣誉感,因此,他们对教师的批评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主要是他们经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应当更多地采取赞许、表扬、奖励、或给予信任性的委托,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