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说明 → 项目说明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教育部党组召开2025年第二...
· 同济大学以辅助决策驾驶舱建设...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
·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开展...
·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十届教育部...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素质教育的特点
什么是素质教育
《月光启蒙》教案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同济大学以辅助决策驾驶舱建设推动教育治理数字化跃升

 [ 2025-10-24 浏览:45 来源:教育部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同济大学以辅助决策驾驶舱建设推动教育治理数字化跃升

教育部简报〔2025〕第34期

  同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为战略方向,以辅助决策驾驶舱建设为牵引,打造智能基座,创新应用模式,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全链条升级,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打造智慧决策中枢

  (一)构建“数智化”协同运营体系,打造全面监测数字底座。构建覆盖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物理校园运行管理及融合校园发展成就三个维度的全域运营平台,全面梳理学校业务场景,建设智慧教室、智慧社区、智慧图书馆等21个具体场景,为学校科学治理和精准决策提供近600个监测点,推动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协同闭环”的运营体系,实现从数据收集到智能分析再到决策支持的全流程自动化,赋能校园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

  (二)构建“绿色化”立体生态模型,形成校园可持续发展体系。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对校园环境、建筑及重要景观进行全面空间数据采集、三维精细化建模与可视化渲染,实现校园空间、单体建筑及重要景观要素的数字化复刻与动态呈现,为智慧校园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精准的空间信息支撑。汇聚实时物联数据,创新绘制校园生态地图,多渠道采集生物视频、声纹等数据,实现校园内3278棵树木的固碳能力及220栋建筑的能耗实时监测,为校园绿色发展规划、能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校园生态。

  (三)构建“融合化”多元治理架构,全面赋能学校事业发展。以融合化为指引,聚焦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文明文化、社会服务等八大核心业务领域,通过平台搭建、信息互通与数据赋能实现数据互融共享,提供一体化决策支持,开创高校全域治理新范式。开发智能讲解、智能操控、报告撰写等功能模块,推进运营态势实时报告、资源调度动态优化、风险管控策略建议、跨域业务深度融合,构建辅助决策新模式,助力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以“算力、数据、模型”构建教育数字化智能基座

  (一)夯实适配多学科需求的计算基础。建成“有线网+无线网+5G专网+物联网”四网融合的立体网络架构,布局光缆环网实现校区间高速互联,部署无线接入点3万余个,覆盖全校区教学、办公区域和1.6万余间学生宿舍,提供师生免费上网服务。建成四平、嘉定、张江三中心“混合云计算+超级计算”融合架构,提供强大计算与存储资源,支撑全校多学科科研与教学需求,实时数据异地备份,保障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打造具备强大AI计算能力的超算平台,助力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高性能计算任务,有力支撑AI驱动的学校数字化转型。

  (二)构建支撑全域联动的数据中枢。建成具备数据湖仓、数据交换、数据开放等全方位数据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汇聚54个系统、2408张数据表的数据湖,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物联平台建设,接入包括摄像头、智能水表、智能电表、防汛设备、消防设备、充电桩等8大类超14万个终端,汇聚近10亿条物联感知数据,实现校园环境与设施的智能感知与精准调控,提升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三)注入驱动智能转型AI能力。依托40余个行业领先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建设AI应用创新平台,构建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等流程的智能化服务体系,研发文生图、图片理解、联网搜索、文字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模块,助力智慧校园治理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推出大模型接口服务,降低AI使用门槛,师生团队可根据需求,通过接口对模型进行微调,构建从模型优化、算法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路创新体系。

  三、以“创研、创用、创享”多模式服务全校师生发展

  (一)构建开放型创研生态,打造工程智能转型新高地。基于校建超算平台,支持师生团队自主研发垂类领域学科大模型,如土木工程学院自主训练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大模型CivilGPT,涵盖50余门专业课程、14类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以及2600余本课程教材和规范文件,提供国内外2.5万余名专业学者数十万次问答服务,具备对土木工程复杂知识体系的精准理解与高效推理能力,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知识单元,形成可视化、结构化知识体系,为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提供智能化支持。

  (二)塑造服务型创用模式,构建教学创新变革新路径。建成线上线下交互共融的智慧教学环境,上线35.4万小时课程资源,支撑88.9万人次线上学习。研发“小舟”数智学伴,整合多类型学习数据,自动生成266套课程知识图谱,构建覆盖教学资源个性化推荐、知识点测验靶向生成、成长路径动态规划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人才精准培育。构建“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质量融合评价系统,实现教学行为AI感知,自动产出涵盖教学设计、互动策略等维度的改进建议,助力教师精准识别教学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搭建阶梯式创享体系,培育师生共创应用新生态。面向教师、学生、管理队伍开展“AI训练营”活动数十场,实现AI技术与师生创造力激发的深度融合,师生自主设计开发智能体超1.3万个。开展“同心云”智能体创新大赛,引导学生深挖生活学习需求,自主研发“AI饮食助手”“诗经学习助手”等智能体;师生组队基于22万余条学术成果数据,研发数字“蒲公英田”,可从各学科学术成果总览到教师个人学术成长轨迹进行全面展示与分析,为人才评价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决策提供新维度,学校2024年度高层次人才同比增长32%。推进师生成果孵化与部门共建,打造师生专属智能体创意空间与校级智能体融合门户,以“同济同学”为品牌和载体,重构校园服务体系,形成“人人学AI、人人用AI、人人创AI”的可持续创新生态,赋能教育治理数字化快速发展。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