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报17个班,“最着急家长”急什么
培“忧”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武汉的一位妈妈,从孩子半岁开始,在5年的时间里先后为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等,累计花费近12万元,被媒体称为“最着急”家长。
为什么要如此心急?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儿子没有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上学就可能落后。”为什么不上培优班就不能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因为“职业教师不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理念上,都比家长要专业。”
5年,17个班,12万,单从数字来看,这位妈妈或许稍嫌极端;但她着急的心态却是普遍的,她选择的教育方式也是当下最流行的,与绝大多数家长并无二致。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罪魁祸首。不知道最初是谁说的,也没有人去追问源起,却作为一句宣传语一传数年,影响了无数的家长与孩子。甚至不只体现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包括孩子喝什么牌子的奶粉,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起什么样名字……都会关系到起跑线上的输赢。家长的盲目性发挥到了极致。
是的,倘若人生是一场竞赛,孩提时代确可以比喻为“起跑线”。但这人生不是百米赛,是一场马拉松啊,起跑线上的分秒差距能在多大程序上影响结果?且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起跑时就用力过猛会不会造成后劲不足?
家长们总是被这样的现实裹挟:上好的幼儿园,是为了上好的小学,然后上好的中学,然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且不说这个序列不一定成立,就算是一步步都如愿以偿了,然后呢?就算成功了吗?就幸福了吗?好的工作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进入同一个单位的人,三五年下来也会发展得有所不同,十年后甚至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有可能正是起跑线上为了抢跑而遗失的,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
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讲,真正落实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社会的成功取向不改变,教育模式不改善,只一味要求家长“别着急”是不是太不现实了?我也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家长,这其中的纠结亦深有体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社会导向的转变,教育制度的完善,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实现的,我们的孩子等得及吗?因为他们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就只能把他们交出去,任由别人将其打造成学习的机器吗?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做家长的,除了着急,还能做些什么?网上有一篇流行的小品文,《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不只在课堂上,书本中,也在生活里。也许对孩子来说,家长陪伴的温暖,比专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更重要。
让我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