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文章 → 优秀论文论坛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举办...
·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
·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 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
· 教育部党组召开2024年巡视...
·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 李强同第135届广交会境外采...
· 关于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变更...
· 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百花园”...
· 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百花园”...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月光启蒙》教案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关于教师创造性培养的实验报告

 [ 2007-5-1 浏览:4808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关于教师创造性培养的实验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小学  赵玉琤

 

 内容摘要:

  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最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却是创造力较低的群体”这一现实问题 ,我校在引入‘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市课题组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学校采取了问卷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了美国创造学家威廉姆斯的创造性人格倾向测量量表及课题组指导教师编制的前、后测调查问卷。通过开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从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实施教学的能力及研究能力等方面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创造学的研究认为,凡是正常的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在支持的环境与适合教育的条件下,就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教师也不例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人格特质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及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却显示:“在最需要创造性的基础教育战线工作的教师却是创造力较低的群体”。是什么原因使教师缺乏创造性呢?如何对教师进行创造性培养呢?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校在引入‘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市课题组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开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从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实施教学的能力及研究能力等方面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实验报告就是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及理论基础

  (一)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

  1、培养教师创造性个性品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构建我校“校本研究及其教师培训”思路及模式。

  3、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哲学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因此,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科教学,提高创造性实施教学的能力及研究能力,就有了深厚的哲学依据。

  2、现代学习理论的依据: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实践活动是创造教育的基础。因此学校开展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改研究;从实践中再使理论升华,使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教学型向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就有了现代学习理论的支持。

  3、创造学理论的依据:

  创造学理论认为,凡是正常的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在支持的环境与适合教育的条件下,就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教师也不例外。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创造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研究所坚持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本人,没有其内在发展的需要与动力,实验是搞不好的。所以本实验重在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引导其积极主动投入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以培养其创造性。2、

  差异性原则:由于教师的教育背景、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实验要求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同时要善待差异并把其作为重要的实验资源予以开发。3、

  开放性原则:本实验坚持大实验观,重在吸收国内外教育科研的先进成果,同时注重归纳、总结学校教师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作为实验研究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

  三、实验研究的方法

  (一)实验假设

  1、培养教师的创造性要以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及其个性品质(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冒险性)为前提,通过对教师创造性实施教学能力、教改科研能力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2、营造支持创新、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环境,有利于创造性教师的生成与发展。

  3、通过以教改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可以有效培养教师的创造性。

  (二)实验对象与实验时间

  根据自愿的原则,从本校在编的24名教师中选取了12人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3学年(2002年9――2005年7月)

  (三)实验方法

  学校采取了问卷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即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实验)

  (四)实验因变量的构建

  教师的创造性我们认为:不但主要指教师创造性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能力、研究能力而且包括相应的人格特征。为此,我们以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教改科研能力以及创造性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创造性的二级指标;以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作为创造性人格的三级指标;以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行为与效果作为创造性实施教学能力的三级指标;还以教改科研的认识、态度、水平及成果作为教师教改科研能力的三级指标。

  (五)测量工具

  1、美国创造学家威廉姆斯的创造性人格倾向测量量表。

  2、课题组指导教师编制的前、后测调查问卷。

  (六)实验的过程与主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3年1月)

  引导教师学习掌握课题的先进理念;进行实验前测;在课题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问卷的初步统计工作。2、

  实验阶段(2003年2月――2005年5月)3、

  总结阶段(2005年6月――8月)

  实施后测,在课题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卷、登录、差异检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七) 实验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积极开展校本科研培训,更新教师观念,树立“创造为本”教育思想。

  针对我校教师研究理论的现实水平,在课题组专家的具体辅导下,我校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开展了系列的校本科研培训活动。我们的校本研究专题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学习等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学校办学思路的转换、现代人性化管理方法的探索等,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引导学校创特色、上层次,达到为学校制定科学的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的目的。二是微观层面的学习等研究,主要涉及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的改革以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对策的学习与研究等,强调吸收筛选、运用信息和组织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注重教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寻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开拓教学新思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改革实验 。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要广,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由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变。

  2、以写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动研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发生的教育教学行为、现象做真实的描述,它具有典型性、情境性、反思性等基本特征。所以课题组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将自己的教育故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行动研究”的形式,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反思我们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是否正确,探询面对学生、面对教学、面对教育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正是在这叙事化的描述过程中,教师经历了一个感知、分析、判断、决定的复杂的思维历程。这一过程,就是“校本教师培训”所期望的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炼、升华的过程。

  3、打破学科界限,组成教师研究合作组-----把教学的每一刻真实呈现出来

  通常的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往往依托于听课教师简单的笔录及对教学过程的大致印象进行探讨与点评,而讲课教师站在执教者的角度往往对自己的优缺点及教学细节问题缺乏清晰的印象,致使点评的过程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及深入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校采取了以下办法:

  (1)在事先征得教师同意的前提下,打破学科界限,组成多个课题研讨小组,每组包括各学科教师2―3人,组长1人;

  (2)组内教师轮流做课,(一人做课,组内教师共同听课并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后当即填写详细的反馈表;

  (3)组织专题研讨(回放做课录像;请每位听课教师就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组长记录;有争议的地方共同研讨;讲课教师阐述个人观点及是否认同他人建议、意见(可再议);组长总结)

  (4)改进后,该教师在同年级其他班再次实践。

  4、加强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支持创造的环境。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安全、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是培养师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为此,在管理中,尽量做到:尊重教师参与的权利,树立教师参与的意识,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培养教师参与的能力,创造教师参与的氛围,提供教师参与的机会,注重教师参与的过程,展示教师参与的结果。

  在教学中,要求全体实验教师逐步做到:

  (1)为学生提供民主的教学气氛,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小主人,鼓励学生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尽量用积极语言,避免用消极语言进行评价。

  (2)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创编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必要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通过探索发现、角色扮演、自学辅导、小组合作各种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动的参与状态的学习。

  (3)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认真学习,而且使他们乐于学习,教师的语言变“谁能回答的更好”为“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别的办法吗?”做到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做到课堂上无旁观者、无教学“死角”。

  (4)学会倾听与微笑,用不同的语言、手势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任何奇思妙想,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促使他们畅所欲言的氛围。

  5、加强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在小学的很多学科中,知识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一门学科中蕴涵很多综合知识,课题组专家指导我校部分实验教师努力尝试学科知识整合的实践探索。初期,重点在语文、音乐、英语三个学科进行实验,及时总结得与失,逐步向其他学科推进。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总结--反思--再实验…等一系列的环节,在运作中作好记录,为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奠定基础.

  四、结果与分析:

  经过三年的实验与研究,我们的子课题实践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社会层面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教师的创造个性得到发展,创造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1、安慧北里小学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创造性个性倾向后测与前测分数比较表
查看表格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创造性个性倾向除挑战性略有提高但尚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外,冒险性已达到显著差异,好奇心与总分则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而想象力则已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通过课题实验,实验教师的创造性个性倾向的水平得到较好的发展。而非实验教师的创造性个性倾向水平不进反退的现象发人深思,这说明现行的教育体制、管理以及教师的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方式等诸方面都有不利于教师创造性人格形成的诸多弊端,正需要发现与改进,同时也说明作为教师个人如果不积极学习内化认同与接纳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努力践行,就不会自然形成创造性人格,还需要通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加以解决。

  2、教师创造性个性的等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查看表格

  从表2可以看出, 我校教师创造性个性倾向的整体等级水平较三年前有显著提高:

  教师好奇心的初级水平,减少了54.1%;中级水平增加了16.7%;而高级水平则增加了37.4%;想象力的初级水平减少了54.2%,中级水平减少了16.6%,高级水平则增加了62.9%;挑战性的初级水平减少了54.1%;中级水平增加了16.7%;而高级水平则增加了37.4%;冒险性的初级水平减少了58.7%;中级水平增加了45.9%;而高级水平则增加了20.9%。

  由此可见,实验对于提升教师创造个性倾向的等级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专业素质发展情况前、后测情况的对比分析。

  包括:(教学的设计与生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与效果 、教改科研的认识、态度、水平及成果等)。 (略 )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的教改科研意识、能力及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实验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教改科研成果与学习成果。这是教师创造性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内容。

  4、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了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发展。

  我校实验教师通过学习课题组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有力促进了实验教师观念更新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中,让学生释放出创造潜能。如: 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努力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尝试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使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动笔。如桂春梅老师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写儿童诗一节,学生的小诗充满稚气与童真,已经有了初步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行动研究,帮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及校本课程的构建也初见成效。如:音乐学科在儿歌的选编上进行了实验,音乐教师适当加入了西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欣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英语学科中,老师将学生积累的数学知识作为学习材料,以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而完成英语口语对话的教学内容。当学生体会到英语会话与我们竟然如此贴近时,就能更积极的运用英语来表情达意,产生运用英语的欲望和完成任务的成功感…

  5、营造了安全、宽松、和谐的学习、学术氛围

  实践证明,安全、宽松、和谐的学习、学术氛围是教师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安全的环境可以使教师破除胆小、怯懦的不良个性,在成功中增强自信,教师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这样有利于提高其创造性教学的能力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勇气。同时,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予教师更大的独立自由空间和选择的机会,这都是创造性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和内容。

  总之,三年来,教师论文、案例三百余篇在国家级、市级、区级、学区级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在报刊、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三十多人次在赛课上获奖或在市、区做示范课、观摩课、录像课;十多人被评为区级、学区级骨干教师;实验班中学生作品成集成册,学生参加的各类比赛获奖率高、获奖面大、获奖级别高,各种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校被评为国家级、市级、区级10余项荣誉称号。

  五、尚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往往是制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同样受制于学校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尽管对于评价目标、评价者、评价内容等进行了新的探索,但仍需要建立有利于师生创造性培养的评价体系与具体办法。

  六、结论

  通过开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提高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教学的能力教改科研能力以及创造性人格水平,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陶文中.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教师么教》        地震出版社出版(2000.12 )
    2、樊玉亭.  “关于教师创造性人格倾向的调查报告”   刊登在2003年第六期《创新教育》 
    3、樊玉亭  “小学低年级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研究的实验报告” 地震出版社  2000.12
    4、王平原.  新世纪 新理念 新课程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5、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2004)
    6、(美)吉尔福特著,施良方译《创造的才能》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
    7、韩德田主编  《创造学概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