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二是在客体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包括唤醒人主动发展自身的意识即主体意识和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和能力即主体能力。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对于其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身心发展水平。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第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所谓主体能力,是指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身心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学生积极地汲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又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学习活动中加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低,他在自身身心发展上就愈感到无能,也无法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第三,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在以往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各种理性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人的非理性精神领域。人的身心发展实质上是人的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它不仅包括人的理性因素,也包括人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即人格,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性的发挥来源于包括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其中非理性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催化剂和激素。因此,主体性教育把非理性的发展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主体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既依赖性日益减弱,主体性日益强化的过程。教育只有通过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才会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他们作为主体参与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主体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化道路。如果说全面发展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的话,那么主体性教育则是这种教育理想的现实化状态和现实道路。
●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知识教育。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文化知识是人创造的,其本身就是主体力量的体现,一旦成为客体,也就成为人类文化财富的一部分。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运用其原有的主体性结构同化这些知识财富,使这些文化知识转换为其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主体性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知识学习和主体性发展不可分割,但两者不能划等号。知识学习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把学习到的知识变为人的主体力量。人的主体性发展是在人的积极、自主和创造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进行的。离开积极的文化知识教育,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主体教育观的产生背景
主体教育观的产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和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而这又依赖于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的形成。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和自主自立的社会公民,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 主体教育观的产生是对传统教育反思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人的价值和地位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社会,忽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距甚远; 主体教育观的产生也是对国际性教育改革趋势的回应。自本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旧的教育思想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反思历史并变革现实,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批代表了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学说,如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与“发现法”原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思想等等。这些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虽然在理论基础和侧重点不同,但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无不是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的。
●如何理解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这样就存在着教与学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的主体,三个方面的客体:
就教师而言,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的客体;从教授活动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教学内容是客体。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施教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是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教师的客体性,是从学生学习活动角度讲,教师是学生认识和作用的对象。教师一方面作为社会要求的体现者为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作为师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对象而被学生所认识,因此教师具有主客体双重性。
就学生而言,学生也具有主客体双重性,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的客体。学生的主体性,是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内容是学习活动的对象------客体。学生主体主要表现在他的主观能动性上,他既把教师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同时又把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因此,学生首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客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而且具有受动性、依存性、可塑性的特点,因而处在受教育的地位。
●主体性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培养、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形成?
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离开了活动的人,只能是潜在的主体、可能的主体,只有承担和发动活动的人才具有主体的规定性。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不管是整个人类的主体性,还是个人的主体性,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不是主观精神的固有属性。从根本上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活动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
人的总体活动一方面是人对自然即主体对客体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社会即主体对主体相互作用。具体地说,主体活动包括以下几种:1.以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或创造活动;2.以主体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3.以主体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4.以主体检验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5.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这几种活动形式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共同发挥着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又各有侧重。以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或创造活动侧重于人的实践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人成为实践的主体。以主体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侧重于人的认识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人成为认识的主体。以主体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侧重于人的审美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人成为审美的主体。以主体检验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侧重于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侧重于人的交往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成为自由自觉交往的主体,学生要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成为完整的主体,具有完整的主体性,就需要有相应的活动形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主要遵循这种主体性的生成机制规律。而我们目前的教学却存在各种严重缺失,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十分不利。
第一、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的缺失。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教的活动掩盖了学生学的活动,满堂灌是其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