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标题: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
|
[ 2011-10-11 浏览:5906 来源: ] |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
|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同志是赞成的。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科学,或者如何给它的内涵作一个科学的界不定期,可以而且需要进行研究。但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思路必须首先确定下来。解决"两全"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作了多年艰苦、细致而深入探索的课题。
以前着重批过片面追求升学率,"文革"前就开始批,并指出了"片追"的几大罪状。"文革"当中没有"片追"问题,因为高校不招生,升学率没有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结束了"读书无用论",但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片面追求升学率。到1985年国家教委成立时,又提出批"片追",而且组织一个国家级的研究解决"片追"的对策小组,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写出一个报告,登在各大报刊上,各个省都展开了讨论,有一些效果,但不很大。因为校长、教师不太能够接受,"片追"是一个社会问题,板子不能都打在校长和教师身上。到近几年尤其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民族的素质",然后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1988年前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纲要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中都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来确定自己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概念就逐步形成了。
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要比批判"片追"好得多。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大多数校长、教师能够接受,而且通过各种办法进行探索、试验。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要有破有立,没有新的东西建立起来,只是破,只是批,解决不了问题。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概念已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接受。我认为就不要再争论要不要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既然能解决目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那我们就应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任务、目标、运行机制是什么?请大家集思广益来探索,来补充,来完善,使它的内涵更中完整,更中合理,更加科学。我们要找到一个能够代替“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来推动基础教育走向21世纪。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体系?怎么来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概念定义怎么下?内涵怎么界定?运行机制怎么建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当中去解决。
不是把几个人关房子里设计好一套素质教育模式,然后叫大家贯彻执行,而是要在教育实践当中去总结,由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而且经过再实践,使得这个理论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备,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素质教育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够形成一种完备的体系。但不是说我们要等几十年之后,才去实施素质教育,而是从现在起就要为之奋斗。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义务教育是以法律为手段来强制实施的,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上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里,首先是要解决一个教育的普及性的问题。搞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普及意识。我们现在很多同志没有这个普及的意识。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在座谈会上发言,还是把他们地方考上多少大中专学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没有考虑留在本地区从事本地区建设的那一部分人的素质怎么样,没有普及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应试教育"恰恰就是强化选拔意识,淡化普及意识,素质教育则相反。陶西平同志说过这么一句话,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伯乐是专门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并不是不要,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你对每个学生都要尽心尽职地去职地去培养,经过尽职尽心的培养,这些学生里面将来也可能会出"千里马",那你实际上就也起到了伯乐的作用。
但是你就没有起到一少数人从多数人当中选拔出来,那么你就没有起到一个园丁的作用,园丁是用万紫千红来打扮世界的。陶西平同志这个提法是有道理的。现在我们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前一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后一种是"应试教育"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就是要强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美育也是很重要的,谈家桢同志最近给总书记写信说,既然教育方针定为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智、体"里面应该包含下面两层意思:一层是美、一层是群。这是有道理的。现在大家比较重视智,智育被强化了,德育、体育、美育,包括劳动教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如果能认为是实施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现在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还是在德、体、美、劳这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对智育方面批评的也有,但不太多。年轻一代,知识面比中老年要宽,智力开发更好,尤其在外语、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有优势。加强德育要有针对性。现在社会上很忧虑、很不满的一些问题,恰恰是我们需要加强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譬如文明礼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在很多人不讲文明礼貌了。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礼"来解决的,有了"礼",才能使社会生活井然有序。我去年到日本,发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在日本还有所保留.使馆的同志告诉我,在日本如果一个人踩了别人的一脚,就会赶忙说"对不起",被踩的人也往往会说"对不起"。这是一种礼貌,这种礼貌就调整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使我想到我们的大学里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大学生到学校理发室去理发,因为先后次序与另一同学生争吵,这个大学生就蓄意报复,借机把和他争吵的同学桶了一刀,被判了徒刑。如果这两个大学生有礼貌,有谦让精神,当时能够互相说一句"对不起",就不会产生上述那种严重的后果。中国的"礼"要一分为二地看,鲁迅先生曾对封建礼教进行过非常尖锐的批判。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的好的方面还是要继承的,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关心和帮助弱者等。礼制文化能够确定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较好地维系家庭、社会的良好秩序,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礼"的规范,就会道德论丧,世风日下。文明礼貌要从小学阶段抓起。中学阶段德育要培养三个意识,一个公民意识,一个爱国意识,还有一个民主与法制意识。公民意识首先是遵纪守法,然后是责任感。现在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的责任感不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够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此外,公民意识还要求忠于职过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爱国主义意识这几年我们讲得比较多。民主意识要进一步强调,我们的社会要成为一个多。
民主意识要进一步强调,我们的社会要成为一个法制的社会,法制和民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制,一些地方的干部独断专行,一言堂,不允许有不同意见,老百姓意见很大。民主意识的问题,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上义事日程。从中小学阶段培养一种民主的意识和民主的作风,会给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打下一个好基础。最近,养育方面出现一些好的现象,原来那种狂热的、浮躁的气氛开始下降,人们的情绪比较安定。观众由原业欣赏武打、摇滚等一些狂热性的东西开始转年来,去年是演出场次最多的一年。美育对人的修养起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只强调以理服人是不够的,还是要以情动人。没有美育,就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少了感情的力量。有了美育,有了感情的力量就比较容易化解矛盾,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如前几年有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女高中生在参加高考时正好生病,总觉得自己没有考好,越想负担越重,等高考的通知书即将下发的时候已承受不了,结果自杀死了,自杀以后,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考上了。所以,要从小培养学生能够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我们提的一些要求总是缺乏可操作性。前不久我和少年报的一位副总编卢勤交谈,很受启发。她说,提倡搞素质教育,在小学生中怎么操作,我想要求在小学生中提倡三句话:一句话是"太好啦"。培养教育孩子碰到挫折时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遇到问题,要从好的角度去想一想。她觉得社会上很多人有一种不良的心态、烦躁的心态,什么事情都不满意,北京街头曾有一种文化背心,写着"烦死了,别理我"。什么都烦,对小孩的个性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第二句话是"我能行"。现在小孩子什么事都说"我不行"。让我穿衣服、系鞋带都说"我不行",都要父母去包办。要培养孩子对自己有信心的心理。现在一脱口就说"我不行",将来遇到大事也会老是"我不行"。第三句话是"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吧"。现在的孩子常“以我为中心”,不关心人,不考虑人家。这怎么行?要知道,关心他人是为人民服务的起点啊!所以,我认为这三句话非常好。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高分低能型就是"应试教育"的模子铸就的。只有主动发展,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只有孩子有创造性,培养的人才多样化,将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够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素质教育主要应在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很宽的领域,大有文章可做,教育工作者可在这向个方面竭尽他的毕生精力,做出很多的成就来。如何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形成素质教育的机制涉及很多方面,有教育思想的问题,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还有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
当然我们希望高考改革能够有所突破。但现在加过头来想,高考无论怎么改,也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的目的就是要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