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离我们还有多远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一中 周永三 王环环
【摘要】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的建设人才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国家对实施素质教育已多次提出要求,但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地方教学还很难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方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大致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素质整体结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教育与人的素质结构相适应,养成人整体素质。
多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是众口一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育部启动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经将实施素质教育列为一项跨世纪的工程。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大会的主题,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具体实施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学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并且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在我们的地方教学中,素质教育到底实施的怎样呢?笔者仅从自己所知的当地教学状况,来谈谈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们从三个方面看:学生、教师和学校。
一、学生
我们从当地的幼儿开始。对于当地的多数家长来说,送孩子进幼儿园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把孩子托付出去,让人照看,这是主要目的,甚至是部分家长的唯一要求。这是因为家长工作繁忙的结果;其次,让孩子从小接受教育,这是有上进意识的家长的要求。那么我们的幼儿在学校情况怎样呢?其实,有些私立幼儿园,在聘请教师时,条件往往主要就是能否照看孩子,不一定有什么、什么样文凭,是否参加过正规培训,这就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我曾听到一位刚从幼师毕业的幼儿园老师与一位家长的谈话中有这样一句,(幼儿教师)“不行啊,中班的孩子该上课了,拉下很多了,再不上不行了。”那么她们上课该上些什么呢?按照幼儿教师的口气,似乎是连续性的的课程。连续性的课程多数是知识型的,而知识型的教育我认为在幼儿时期不应是主要的。再就是有些幼儿家长反映,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后带回了作业,作业就是些写字、数数、算术等,有些孩子都厌倦了。我们且不说孩子的作业量如何,仅从孩子的厌倦来说,这肯定是不当的。其实,有多少孩子在未入学前看到别的孩子上学羡慕的不得了,去背背别人的书包也高兴,但当自己真正入学了,上不了多久,就哭喊着不上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当然,有些孩子是一开始就不愿意离开父母而哭闹的。
就幼儿教育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通过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只有培养出创新人才,国家才能不断发展,没有创新任何事物将停止不前。而孩子的好奇,为想象提供动力,而想象又是创新的基础,为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应把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二是培养孩子的情感、交往能力。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也很难产生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对幼儿的教育,应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切身体会、感受同情、亲情等,有意识的训练他们同伙伴们的交往,提高其交往能力。在发展孩子这两方面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持孩子的主体性,这是健全个性的保证。
再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我们的小学生虽然没有了早晚自习,但一般在校时间仍然较长,双休日也经常受到侵犯(这种状况现已有所改变)。而且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每天都带回了大量的作业,有些孩子动作慢,做作业经常做到很晚。我们的中学生情况更差,在校时间长不说,所有课时几乎全部安满,有几节自习也经常被部分老师侵占,甚至这样还留下作业,就是学习知识也几乎没有自我调节的时间。学生在校除了打扫卫生、体育课等简单的活动,就是学习,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就是为了一级一级的向高级学校迈进。于是学生是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往往能掌握娴熟的考试技巧,但对于学习策略与方法的训练与积累就掌握的很少,甚至没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包括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考试以外的其他课程,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更不用说对社会、对自然、对科学的探索与研究了。这种状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影响的,而孩子的身体素质是进行其他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等素质锻炼的本钱,这势必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状况也导致了中小学生的普遍厌学。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到了呢?
二、教师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广大教师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我们现在的老师是否就具备了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呢?
说实话,我们今天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现代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仅就敬业爱生这一条,就不具备教师的资格。我们很多教师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充分训练,不懂得教育的方法与艺术,不熟悉现代教育的技术与手段,就是知识的储备也并不十分充足。部分教师在相当意义上只是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了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教学中,不再是“灵魂的工程师”,而是课堂上用知识对学生进行满堂灌,上面考什么,就在什么上下工夫。对于重要的知识,讲了又讲,检查了又检查,生怕有一点漏缺,对于不考的知识(包括选修内容),即使课本上已经涉及到,只要考试大纲上说不考,一点“废话”都不说。对于课堂以外的、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知识,更是避而不谈。有的任课教师即使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犯了错误,也懒得理会,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只是把学生推给班主任,成了一个只传授知识的机器。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给学生上课、补课;在教学中,提前上课、拖堂、与同事争课,霸占学生的公共自习;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很多教师,优秀成绩的获得,不是通过灵活、巧妙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时间的挤占、思想上的胁迫。看似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实则是为了自己的成绩,为了给自己争得荣誉、奖金、职称等等。对于那些经过多年拼搏、埋头苦读、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了基本的为人素质、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也就不再去过问了。
教师是圣人的门下,但毕竟不是圣人,“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对于素质教育不能充分实施,不能完全归因于教师,但完全排除教师的因素,也是有失公允的。造成教师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与教师的培训、社会保障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多方面有关。当然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没有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社会环境,就不能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无法塑造高素质的学生,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开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现代教师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三、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基层,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部门,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实施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行为,更是学校的行为,而且学校是主要的,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体,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提供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学校的参与,就不可能实施完整的素质教育。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也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其他方面干得再好、再出色,都是无形的,只有取得优秀的成绩,获得较高的升学率,这一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和社会的认可。其实教育部门在评价学校时,依据往往就是考试成绩、升学率。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面对的就是怎样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升学率,在制定制度、考核标准时,依据就是教学成绩。有的学校,在教师考核中,教学成绩一项,所占比例达到50%,甚至还要高出许多,教学常规检查,又占了相当比例,在思想道德等其他方面所占比例很小,整个考核基本上是围绕教学成绩所定的。这也是造成教师教育思想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家施行的课程方案中,规定了各学科课时,包括活动课课时。有必修课的课时,也有选修课的课时。课程方案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地方教学中,课程方案基本上得不到落实,即使出现在学校的课程表上,那也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许多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有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健康教育等课程,但在真正的教学中,往往不能全面实施。在多数教师心中,甚至在部分领导心中,这些课程只不过是其他主科或统考科目的点缀而已。有些科目的书籍征订,也是为了敷衍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其实订来后,因老师从不提及或过问,就被学生扔在一边,再也不去翻看,甚至被当作废纸卖掉。
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来看,我们所实施的教育,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培养,问题的要害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专业知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论是从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样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危害。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其实,在盛行应试教育的今天,大多数学校仍然存在着进行素质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仍然潜藏着进行素质教育的契机。
对于素质教育,笔者虽然不能进行全面的释义,但由地方教学的状况来看,素质教育离我们其实还很遥远。
教育不能以眼前的升学作为发展的直接目标,而是必须立足于未来,让受教育者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但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单凭某个地区、某所学校、某位教师的努力,是很难取得切实成效的,这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邓小平文选》
国家素质教育网有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