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文章 → 政务公开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大连理工大学突出交叉融合 推...
· 中南大学“四链同构”积极服务...
· 教育部关于2023—2024...
· 教育部党组举行2024年度民...
· 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
·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
· 李强会见日本外相岩屋毅
· 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
· 教育部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月光启蒙》教案
素质教育的特点
什么是素质教育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莫言入教材”之争折射出什么

 [ 2012-12-13 浏览:2827 来源:文汇报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莫言入教材”之争折射出什么

       莫言作品入选教材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语文的正确态度,对作品入选的辩证态度和对世事的淡定态度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引发“莫言作品热”,这是自然的,而由这种热引发的莫言作品进入语文教材之争,也在意料之中。一些出版单位,尤其是一些负责编写教材的单位或专家,都有些坐不住,有些甚至被逼着“表态”,似乎将莫言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视作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顺其自然”,大有不入选就对不住这么一个伟大奖项的意思。
  莫言获奖,对他本人、对中国文学,当然是一件大好事。然而,莫言的作品该不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则不是一件可以随意的事,至少不能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在颁布这项奖项时就自然“拥有”了左右中国语文教材的“入选权”。笔者以为,对莫言作品是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既不是获奖后的“派生题”,人家发牌我们照收,也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选择题”,不是打钩即行那么简单,而是一件牵涉许多思考的“判断题”,需要有点脑筋。
  
并非由获奖与否说了算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这条规则,获奖作品并非就是教材的“入选作品”,两者没有“直通道”的关系,就是说并不是获了奖的作品就一定要入选教材,也不是入选了才反映获奖者和获奖作品的分量,甚至是这些获奖作品传播的最好出路。莫言的获奖,体现了其作品在颁发者眼中的地位和成就,但不是入选教材的铁定门槛的“敲门砖”,或者不需要打理的“通行证”。
  从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看,在中国文坛上有影响的人物,大都有作品入选,但并没有以获奖作为唯一的入选标准。奖项,作为评选,总有客观与主观的博弈,也有评委的喜好与偏爱的成分。诚然,在这里,笔者丝毫没有淡化莫言作品获大奖的价值的意思,而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探讨入选教材的事理。我们可以对莫言的获奖,沉浸在难以抑制的欣喜之中,但不能淹没在缺少理智的陶醉之下。说真的,该不该入选教材,不能由获奖与否说了算。
  
应当有语文角度的筛选
  其次,一个好的作品,该不该入选教材,依据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不是看获奖的分量多少,而是看与教材是否适合,不应当为时髦的口味趋势所驱使。有的文学作品,从内容选材到表达形式,都是力作,从文学角度看是佳作,具有专业的范儿,但要不要入选,还应当有语文角度的筛选。有的作品适合公众阅读,适合专业人士品味,可以在社会上加以传播和宣扬,但并不是都适合作为教材推崇的。
  语文教材是教母语的,语文课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不落下,这证明了学习母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说句老实话,现在的一些语文教材,入选的作品,与语文没有多大联系的趋势性的东西太多,与语文不相关的牵连性的负担太累,与语文没有味道的刻意性的痕迹太深,以至于不少学生对“范文”失去兴趣,对“佳作”失去热情,对“经典”失去耐心。究其因,恐怕与语文教材缺少“语文”精髓,语文课缺乏“语文”味道有关。甚至有的语文老师说,如今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成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期盼。
  写到这里,笔者以为,进入语文教材的作品,要有为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文味”,而不仅仅是文学的“重口味”。况且,正宗、健康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要有本身学科的系统性,母语学习要讲规律、规则和规范,要有文意、文气和文风。假如,莫言的某部作品、某篇文章对某个学段的学生学语文具有典范的价值,那么入选是“众望所归”,反之就另当别论了,这条规则也许对任何人、任何作品都适用。
  
教材≠作品传播“单通道”
  另外,好作品传播并不局限于教材这个“单通道”,不必只盯着眼皮底下的“书桌”。莫言获奖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许激励、鞭策意义大于作品本身。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都成为“莫言”,但可以由此促使学生关注语文学习、写作训练、口语表达,继而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萌生爱意,甚至痴迷写作。而形成对文学的关注和热爱,并不取决于教材的“单通道”。换句话说,就是莫言作品进了教材,也不要过多奢望,以为教材的经典能带来文学热的盛况;但反过来说,莫言作品一时没有入选教材,也不必随意指责,眼下的情形显示,学生的阅读面较窄,有的甚至只读教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撇开教材的“单通道”,莫言作品进入学生课外阅读的范畴,也许推动力会更大。
  同时,在这场莫言作品进入教材的争议中,也很显然暴露出一些人对教材的过分崇拜。固然,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应当具有经典和权威的意味。然而,教材不会是绝对正确的经典,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权威。由于受到选编者的偏爱,或是有关部门的执著,进入教材的不会是清一色的上品,有的并不是本身的品位问题,而是有个合适与否的问题。拿语文教材来说,中国语言特别丰富,有许多好的作品、文章,能收入的代表着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需要。而大量没有收入的,并不等于没有价值,没有需要阅读的理由。如果我们平静地看待教材,把它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也许对莫言作品的入选与不入选,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纠结。因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版本,更不是学习的全部。
  说到底,莫言作品入选肯定有出处,而不入选也会有理由。不论入选与否,莫言的影响犹在。也许倡导在课外学莫言作品比在课堂一味教莫言作品,更有寻味。对此事,莫言倒是很清醒,也很淡然。看来,莫言作品入选教材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语文的正确态度,对作品入选的辩证态度和对世事的淡定态度。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