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看美国幼儿素质教育
美国,这个世界强国,不仅在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其教育发展也令世界刮目相看。美国的科技发达,固然与政府重视科学,重视人才有关,更重要的是美国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美国对幼儿进行的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日常的细枝末节之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小中见大的素质教育。
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包括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他们不是把幼儿的体育运动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运动,而是把它看成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运动的种类很多,有些运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力,比如游泳;有些注重培养孩子的勇敢和主动,比如冰球;有些是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和谦让,比如跆拳道;有些是要培养孩子的团体精神,比如足球……美国家长重视孩子的健康,认为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决定一切的基础。他们在孩子体育运动上的开支很大,并支持孩子从事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运动。一般来讲,美国小孩子都会喜欢几种不同的运动。很多家长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下班后,家长就成了孩子的司机,到家还要充当“陪练”。那些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每个教练必讲和必教的东西,孩子学着体育,也学到了体育精神,不仅体格强健,而且意志也变得坚强。美国家长对幼儿从小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身体素质,还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心理素质。
启发式的创新教育
美国的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借阅图书,做各种创造性游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做各种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拼装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拿剪子或刀子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划,这在我们国家,大人大多会坚决制止。而在美国,父母们看到的是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事后他们会耐心地教给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女孩告诉她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小女孩说是薇拉小姐教的。结果这位妈妈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纪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可能会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孩子认识了26个字母之后,孩子便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伊迪丝的妈妈认为幼儿园这种做法损伤了小孩子幻想的翅膀,而法庭也最终因为伊迪丝妈妈有力的说法而判幼儿园败诉。与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的父母则重视孩子的答案是否正确,注重孩子的书本知识教育,对孩子的好奇心,往往采取扼杀态度,从而导致孩子思想模式的僵化,因而也缺乏创新精神。
良好的习惯和气质教育
美国是一个重视儿童、重视教育的国家。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既富有创造性、又似乎很懂得遵守制度和法律。他们对于长辈并不唯唯诺诺,但是也很少以无理和粗暴的态度对待家长,而是更愿意平等地与长辈进行谈话和交流。他们不是家里的小皇上,也不是家里没有地位的无知小儿。美国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的习惯和气质的培养也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当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就到了美国人称为Terribletwo(可怕的两岁)的时候。这时的孩子还未启蒙,只是被周围新奇的世界吸引,不断地探测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懂规矩,但也正是学习规矩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对于家长的劝说常常并不明白,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对于这些不明事理,却又闲不住手脚,整天我行我素的浑沌小儿,中国的家长们似乎没什么好的办法。在美国对小孩子最常用的一招是Timeout(关禁闭),而且这一招对于不懂事的小孩最管用。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害怕一个人独处。孩子被关过禁闭以后,常常一说Timeout就会使他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乖乖地听话,好好地收敛一下。这种关禁闭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对于大发脾气,听不进任何劝告的小孩来说,关禁闭的第一个好处是让孩子冷静下来。待他冷静了下来,再向他讲明道理,效果就会好得多。关禁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这就是让孩子养成一个在自己发脾气的时候要冷静下来的习惯。在美国当众发火几乎是一件不能令人接受的事情,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冷静对待,是公众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美国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看起来像是中国的贵族学校,很重视从细微之处做起,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气质方面的培养。如:每天早上家长们送孩子的车进入停车场,不必停车,只要排队等候老师来接孩子就可以了。当车子缓缓驶入停在大门口时,老师已经等在那里了。家长不必下车,老师打开车门,接下孩子,询问带的东西是否齐全,听一下家长是否还有什么特别嘱咐,让孩子和父母道别,然后关好车门,家长就可以走了。每天一次,绝不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再没有规矩的孩子,几天下来,也学会说“老师早”和“妈妈爸爸再见”了。孩子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教室,见到班上的阿姨,孩子要先问候阿姨,然后才自己去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彬彬有礼的讲话方式,昂首挺胸的姿势,干净的穿戴,等等,都深深地印入了幼儿的脑海。
美国家长也时时处处为孩子优良品质的养成做典范。美国人开车,除了醉汉,没有人随便抢道行驶,几乎听不到喇叭声。除了电影中演出的那些惊险镜头,在平时你根本看不到美国人压线行车,更不会过线逆行。凡是有停车牌的路口,不论有没有车,美国人都会遵守路规停下来,看过左右街口以后才重新起步。在没有红绿灯或者停车牌的路口,四面车辆一定都会停行,按照先来后到和右手车先行的路规,依次过路口,极少有人不守规矩,乱闯抢先。孩子每天看到大人这样开车,自然也就守同样的规矩了。孩子在乘车时看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父母遵守路规,不闯红灯,不闯停车牌,对孩子是一个最好的教育。
真诚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对幼儿从小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美国孩子学国歌,非常虔诚地把手放在左胸口,奶声奶气地唱。那么小的孩子,那么费力地学了半天,能记住么?能!因为他们处处唱。歌唱表演时唱,任何一个小比赛唱,有什么大活动也会唱。在美国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一场球赛开始之前,都要唱国歌,一个歌手站在球场中央带领大家一起唱。当音乐声响起,歌手唱起时,所有美国人都摘下头上的帽子,从球场的四面八方面向美国国旗,立正站好,右手按胸,注视国旗,神情庄严,跟着音乐和歌手一起大声地唱。这时,四五岁的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面对美国国旗,右手按胸,高唱美国国歌。有些孩子可能还不会唱美国国歌,但也都学着样子,把小手按在左胸口。大人们可能自觉地做,这不难理解,但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也能够庄严地这么做,就不简单了。所有美国家长正是通过自己对祖国热爱和尊敬的举动,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年幼的子女“爱国”的概念。
在美国,学地理也是一种爱国教育的方法。幼儿园老师把那些难记的地理知识编成单词、顺口溜之类容易记忆的东西,让孩子一下就可以记住。美国大湖区的密歇根州,五大湖环绕着北方富饶的平原,很多大人都不能清楚地记住五大湖的名称和地点。可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大都能很快说出来。因为幼儿园老师把这五大湖的名称编成一个单词“我们的家园”,是HOMES,即Lake Huron, Lake Ontario, Lake Michigan, Lake Erie和Lake Superior, H-O-M-E-S,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湖。美国的孩子就在不断的学习中了解国家的地理状况,并因此而由衷地热爱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