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的意义与作用
对转变教育观念的作用和意义的重视,可以说是我们这么多年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经验总结。理论界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转变教育观念的意义和作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现代化分三个层面,1.物质及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2.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指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的现代化等;3.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地位,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就是说,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则处于教育现代化的中间层面,其变化是由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理论所促成的。物质及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处于教育现代化的表层,它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机制。因此可以说,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一种作为精神及心理状态的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看,个体教育实践是受教育观念的支配与影响的,尤其是教育观念客观存在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地和不自觉地,因此,必须根除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与以上看法不同,一些人则提出,目前我们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国家怎么考,我就怎么教”。其实,从长远的观点看,虽然教育观念要受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但教育观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他们都有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必须防止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往往会超前于教育实践,以它独特的导向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工作既要立于现实,超越现实,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