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
职业素质等级考试,不管是专业能力的笔试,还是职业能力的笔试,这种考试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测试,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这种能力是平时的积累,是综合性的,不能靠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职业素质等级考试,实际上是一种能力考试。那么人的能力怎么测评出来?能力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能力必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在操作过程中才能展示出你的能力和一部分素质。所以,职业素质等级考试的实质是考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模拟工作人员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质上它是一个实践的,是一个智力的操作过程。
根据相关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如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专业需求等。
考试常见测评题目素质题目和专业题目以50%为界。专业知识题以考生所修专业为主,职业能力考查的测评题目有六类:
(1)语言表达能力;(主要题型:言语理解、阅读片断)
(2)应变能力;情绪稳定性(主要题型:数量关系)
(3)综合分析能力;(主要题型:判断演绎推理)
(4)组织计划能力;(主要题型:事件排序)
(5)举止仪表;(主要题型:国际、国内礼仪)
(6)人际协调能力。(主要题型:法律常识、常识判断)
这六个常见项目可以构成一个“职业素质等级考试的常见测评题目模型”。职业素质等级考试对综合分析、组织计划、人际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举止仪表、情绪稳定等进行测评。
如:初级考核中综合能力占25%,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占20%,仪表举止和语言表达占15%,解决问题能力占25%,求职动机和岗位匹配性占15%。因专业方向和级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评分最终以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得分综合的原则。
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就是对人的思维能力的直接考查。考查思维,这是在设计职业素质等级考试试题时,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目的是测量作为高素质人才对当前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能力、政策运用能力,思想意识自我辨析、校正能力,而这些素质对高素质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考试的问题,一般从以下方面来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品质:1、是否能由浅入深。考试提供的素材是简单易懂的,但每一种素材和问题都可透过现象作深刻的透视。2、是否能由小见大,虽然题目反映的是生活中的日常内容,但可以考察考生对社会背景、生活现实的总体把握认识。3、对考生所学知识及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试材料及其问题,要能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来参照,回答这样的问题才会有深度、有亮点。4、由于确实是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且对问题把握的深度和尺度不一样,考生考试就会明显地反映其个性水平。
针对考题思维考查的特点,考生可以在考前作针对性的训练,常做思维体操。(一)概括性训练:在考试答题中,观点是基础,是灵魂。观点有误,回答再详细也是徒劳。正确的观点是回答的起点,所以要想在考试中胜出,你必须保证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为此,就必须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治、时事、理论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每一个考试题都应该学会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弄清答题应把握的要点,明确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问题,思考时要理清思路,回答时,不含糊、不罗嗦、直截了当、一语中的。做到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二) 深刻性训练:大多数考试题的回答都要求分析要辩证,思路要开阔,切忌思维绝对化、僵化,以防止片面、静止、孤立地看待问题。要学会辩证分析,由什么而追问为什么,追本溯源,从现象、局部、外在、肤浅、感性,到本质、寓意、整体、深入、深刻、理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社会现象的原因分为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比如法律不健全、宏观调控落实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追求不当利益、管理监督不严、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关制度未落实、财力不足等。原因是多元的,对策也是多元的,一般说来,一个原因后面跟着一个对策。措施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要合情、合理、合法。 (三) 条理性训练:考生的答题要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前后衔接紧密,表述前后呼应。条理清晰,要养成明确分点、有序展开的好习惯。(四)全面性训练:有理也要有据,思想上既要有一个中心认识,也要有几个分论,且各有各的根据,或是党的方针政策,或是国家法律法规,或是名人名言,或是具体事例数据,你的观点才能站得住脚,才能自圆其说,才能不显得空洞,才能考出好成绩。